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一:读材料一,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为这件大事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写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在“一项伟大的成就”之后,英国的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四:材料四中“这个国家”打响反抗殖民者的枪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国家”通过哪一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问题五: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人民之战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期间,中国没有取得任何完全的胜利。鸦片战争战败的消息很久才传到湖南、江西等地,当地人还认为是谣言。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然而,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时年23岁的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赴台儿庄前线,他在1939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记载:她去台儿庄域之前,有个10岁的中国男孩被日军胁迫到中国守军阵地侦查,在随后的炮击中,中国守军都很困惑,曰军向空旷的原野上倾洒了那么多的炮弹,为什么?原来,这名10岁的孩童向日军汇报时,故意颠倒了中国守军的方位……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请回答:
(1)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两--150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有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材料四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
曝光企业 |
代工产品 |
曝光内容 |
武汉某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 |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
苏州某科技公司 |
触摸屏 |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
--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
(2)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3)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
(4)明朝时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治国方针也应随之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必 然的选择。中外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改革,并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改革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与土地相关的措施是什么?
(2)19 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3)美国为摆脱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进行了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