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日本战败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所以,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基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英国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一:读材料一,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为这件大事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写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在“一项伟大的成就”之后,英国的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四:材料四中“这个国家”打响反抗殖民者的枪声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国家”通过哪一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问题五: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材料二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的感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中,说出探索成功的事件名称和严重失误事件名称?
(2)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6)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7)“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材料一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专著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图A、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重大决定?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3)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两项)
(4)在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实行什么政策?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最先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5)材料二所说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请说出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的简称?在这一时期,我国执行总路线的情况如何?
(2)材料二所述话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
(3)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该计划优先发展哪一行业?要达到什么目标?
(4)请列出该计划实施期间国家经济建设的两项成就。
探究题
3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引领着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1)建国以来,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是什么?此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和十五大分别确立了什么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