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请完成: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之后签订的?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从这些条约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材料阅读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材料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消除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A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请写出它的地名?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路线开通于哪个朝代?
(2)阅读材料二,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除了表格中的,你还可以列举出哪些?(列出两个即可)。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3)阅读材料三,思考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在反腐工作中,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材料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领导干部要“四常”: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1)“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基本方略?其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要做到“四常”,广大党员干部应增强哪些意识或素质?
(3)请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角度分析党和政府如此重视反腐有什么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见以下图片资料。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与毛泽东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
(2)后来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该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3)请写出材料二两幅图片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4)从材料二种的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活力浙江,多元化发展】
材料一:201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比重超过80%,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中超过40%。
材料二:
材料三:小明家庭的收入情况如下:爸爸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3200元,还有津贴800元,合计约4000元;妈妈是私营企业的经理,工资3000元、管理补贴1000元、股份分红约1500元,合计约5500元。
(1)材料一中的经济成分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哪一种经济形式?这一经济成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怎样的?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在材料一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最后把中国推向“深渊”的是什么侵略战争?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资产阶级发动的哪些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2)材料二中“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1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3) “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的摸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
(4)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