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是哪三个国家的首脑?他们是怎样操纵世界的?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情景?这次会议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3)图二反映的会议对三巨头操纵下形成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材料三简而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还是我们的革命任务。
——《毛泽东书信集》
材料四据统计,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
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不足之处
学习内容
实践活动
最主要影响
第一期
机器上
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第二期
制度上
政治制度

它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期
文化上
思想文化

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根据材料三所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53——1957年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材料四所反映情况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古今中外事例甚多,如现代历史上,苏联(苏俄)、美国、中国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体现政府关注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据此回答: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采取有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
(2)苏俄政权得到巩固后1921年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实施的农业措施又是什么?
(3)为防止农产品生产过剩,控制农产品产量、价格,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土地政策)进行多次调整,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误教训,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影响。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实施,政策调整带给我们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1)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3)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分别指谁?
材料二中国复兴之路时间轴

(2)材料二中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请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
(5)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
(2)1936年发生在西安的事件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的?对中国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战争称为什么?在这场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在华盛顿会议上,1922年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条约规定:中国恢复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但是中国要以铁路产值偿还日本。日本在形势上放弃“二十一条”,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4)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当我们展望今后的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经济力量将成为其它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在其它方面的前途。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
(6)尼克松演讲中指出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7)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