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中国曾有过汉唐盛世的辉煌,有过宋明时期领先世界的文明和技术,只是16世纪以后,伴随着西方大国的崛起,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中国开始走向衰落。这几百年的近代史,是中国人的屈辱史,也是以无数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奋斗史。由于祖先的辉煌,我们自豪和自尊,由于近代的衰落,我们渴望着复兴。
请回答:
(1)汉朝时,我国就开始了与西方的商业交往,沟通中西交流的陆上商道是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什么?
(2)列举两例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哪一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请认真阅读下列两份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史称什么事件?(1分);几十万军队让出沈阳城市体现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1分)
(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年12月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什么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壮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材料请回答:
(1)长征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材料中提到了红军远征过程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至少举出两项)
(2)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材料三: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怎样?
(2)上面四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
(3)上述各家代表人物关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主要有哪些?
读图说史:
请回答:
(1)图片一中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请你概括他的主要政治思想。
(2)图片二中的秦始皇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这一措施?
(3)图片三中的汉武帝为发展儒学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