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8年10月15日,据《西京日报》报道:“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位同学在讨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时,提及下列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应是

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解放
C.改革旧模式,阻力巨大 D.未能突破旧模式,成效甚微

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罗斯福新政

安德烈.普拉尔东诺夫的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这段话主要表明了

A.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B.新经济政策实施遭到农民的反对
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强烈不满
D.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的困难生活不满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 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积极发展“新经济”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