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8年10月15日,据《西京日报》报道:“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3年5月,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彻底胜利,为下列哪一项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西西里岛登陆
C.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发动柏林战役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波兰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B.威尔逊外交才能有限
C.英法两国的坚决反对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的权利,实际上是

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B.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C.维护和尊重殖民地主权 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将在世界盛行一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