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分权主张
B.主张将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C.体现了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D.提出了君臣平等的民主启蒙思想

1789 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独立宣言》的基本原则
D.标志美国 1787 年宪法存在的局限已完全解决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C美国D.德国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A.行政权 B.决策权 C.审议权 D.立法权

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科举制的发明,有利于摒除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