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
(1)该兴趣小组将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置于上图所示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填装置序号)装置中出现了明显的锈迹。
他们的结论: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甲同学提出了疑问: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没有参与铁的生锈过程吗?请设计实验为甲同学释疑。,观察并记录现象即可证明。
[探究二]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
乙同学说:妈妈常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吗?同学广泛查阅资料。
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加速铁的生锈。
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
(3)将上述 A 装置中的蒸馏水改为下列液体中的,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

A.

硫酸钠溶液

B.

无水乙醇

C.

蔗糖溶液

(4)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

镀锌铁

B.

镀锡铁

(5)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

A.

银粉

B.

铜粉

C.

镁粉

[交流与思考]
(6)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A.CO2灭火 B.水电解 C.探究燃烧条件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实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3)实验C中盛放白磷和红磷用的是铜片,这是利用铜片的;由此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4)实验D中燃烧匙中所盛药品为红磷,实验中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D装置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拓展提高】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思考后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
现象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酒精灯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装置应选用(填字母,下同)。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还可用于制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老师说,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A: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B:选择无色酚酞试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你认为以上方案中合理的是,若选择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亮通过上述方法证明该溶液的成分为NaOH,于是他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20℃),并向其中滴加10%的盐酸(20℃),测得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
(t)/℃
25.2
29.6
32.0
36.0
38.2
36.7
35.7
34.7
33.7
32.9

根据上表分析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 mL之间时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 mL之间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