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组的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 ,原因是(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6)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 中的幼苗生长的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某个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操作步骤之二是只用纱布捆扎乙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丙不作处理。请问:
(1)上述探究设计包括组对照实验。
(2)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和
(3)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鱼在游泳时,靠鳍保持平衡,靠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某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将试管放在37度温水中的目的。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温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作出的假设是.
(2)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3)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
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下处理,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叶片甲和叶片乙,经脱色、漂洗、滴加磺液和再漂洗后,观察叶片甲和叶片乙中①﹣﹣﹣④部分颜色的变化,其中,会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
是。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