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温度,将2molCO与5mol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经过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mol。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v(CH3OH)= mol·L-1·min-1。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CO和1.5molCH3OH,此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molCO与5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H3OH的质量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v逆(CO)=2v正(H2)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4)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H________0,该反应在(填“高温”或“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除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H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有一质量为W g相对分子质量为b的某种碱M(OH)2,在一定温度下完全溶解为V mL的饱和溶液,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该碱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200 mL 0.2 mol·L-1和100 mL 0.5 mol·L-1的两种盐酸混合,设得到300 m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若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004 g·cm-3,则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
用固体NaOH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在天平上称出_________g NaOH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把所得的溶液通过___________小心地注入100 mL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馏水______,把每次洗下来的水都注入__________。振荡容量瓶里的溶液,使之混合均匀。缓慢地把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到______,然后改用_______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_________,最后把容量瓶塞塞好,即配制成0.1 mol·L-1的NaOH溶液。在使用容量瓶前,用蒸馏水洗净后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容量瓶进行干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两次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如何变化?(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1)所用NaOH已潮解,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未到刻度线,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烧杯、玻璃棒没洗涤,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刻度线时仰视,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用容量瓶中,已有少量蒸馏水,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称量的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则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下列三组固体混合物:
①Na2O2、NaOH混合物,含Na元素58%
②FeSO4、Fe2(SO4)3混合物,含Fe元素31%
③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含S元素25.6%(以上均为质量分数)
则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铜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种方法前者好还是后者好?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