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 B.江南丘陵的茶树——气候 |
C.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土壤 | D.云南昆明的花卉——水源 |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增多②汇入支流增多③冰川融水增多
④湖泊补给增多⑤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A.600~1000公里 | B.1000~1500公里 |
C.1500~1700公里 | D.1700公里以上 |
下表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省(区) 矿产 |
① |
② |
③ |
④ |
河北省 |
5.9 |
12.7 |
11.7 |
3.3 |
黑龙江省 |
5.9 |
0 |
0.65 |
31.6 |
四川省 |
2.8 |
8.1 |
5.1 |
0.14 |
M |
3.7 |
0.7 |
4.3 |
0.05 |
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A.石油、盐、煤、铁 | B.盐、石油、铁、煤 |
C.煤、盐、铁、石油 | D.铁、煤、盐、石油 |
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A.山西 | B.安徽 |
C.山东 | D.新疆 |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着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
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 |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
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
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使()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
D.气温降低,有风沙 |
图为某区域某日光照图,阴影代表黑夜,BC为晨昏线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变,其数值为20° |
B.C点该时刻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向 |
C.B点该时刻,太阳位于其正北方向 |
D.此刻,70°N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