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北京时间10月29日14时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
A.29日1时13分 | B.30日3时13分 |
C.29日3时13分 | D.30日1时13分 |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
A.英国、墨西哥 | B.加拿大、挪威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问题。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 | B.地表形态 |
C.土壤性质 | D.地质构造 |
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洪水泛滥 |
C.地层下陷 | D.水土流失 |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 ① | B.我国华北地区—② |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 D.我国西北地区—④ |
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 B.④→① | C.③→④ | D.②→③ |
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①河流较多,气候冷湿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
④植被稀少⑤夏季高温多雨,积雪融化,河水泛滥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荒垦殖 | B.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密度大 |
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
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A.指南针 | B.GPS设备 | C.遥感图像 | D.地形图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 B.生活特点 |
C.发展方向 | D.发展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