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
|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
|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 D.为土地兼并辩护 |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 A.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B. | 祖宗之法不足守 |
| C. | 变者天下之公理 | D. | 托古改制 |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 B. | 国王掌控实权 |
| C. | 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 D. | 宪政制度确立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 军权高于行政权 | B. | 分权与相互制衡 |
| C. | 总统权力至上 | D. |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 |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 B. | 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
| C. | 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 D. | 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
下图反映的是
| A. |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
| B. |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
| C. | 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
| D. |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