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之争利 |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两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C.铁路矿务局 | D.福州船政局 |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清末“新政” |
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