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在这里,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你想象的神奇技能。节目播出以来,各路挑战选手展现了异于常人的记忆、推理、计算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高超脑力才能。
人们惊叹选手的天才能力和人脑的复杂构造。有人据此认为:“人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取决于人脑构造的复杂程度。”
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注: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是传统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边缘状态。我国海洋产业内部结构也存在粗放型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现象。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80%。
材料二:开发“蓝色国土”, 浙江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小省,而是海洋大省、资源大省。大自然似乎对这片海域情有独钟,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在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海水利用等领域有着较强的产业基础。加上民营经济发达,人口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只要浙江各界协力耕海牧鱼开发“蓝色国土”,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广泛开展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推动海洋高起点
、宽领域、深层次的开发,就一定能使大海成为浙江经济 “扬帆远航” 的“蓝色引擎”。
材料三:在机遇面前,浙江经济决定通过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这是不是意味着浙江将淡化过去以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对于这个问题,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四大”建设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不矛盾,浙江经济发展既需要“大家闺秀”,也需要“小家碧玉”。他认为, 首先大企业都是从小、中企业成长起来的,没有天生的大企业;其次,大企业起龙头骨干作用,其他中小企业跟随、不可缺少,相互不可替代;再次,一些发达的国家,它们在小企业的问题上仍然也有着很值得学习的地方,大企业可以“大而强”,小企业也可以“小而强”、“小而精”,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一些小的企业搞的很好,这值得我们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图表描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2)在浙江各界协力耕海牧鱼开发“蓝色国土”的过程中,浙江民营企业应该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让大海成为其“扬帆远航”的“蓝色引擎”。
(3)有人认为,大小企业的关系说是不矛盾其实也“矛盾”。就请你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材料三中包含的辩证思维给浙江省处理“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关系所带来的启示。
材料一:江苏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2009年9月,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南京云锦,为保护南京云锦采取了多项措施。
(1)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南京市政府保护南京云锦的意义?
材料一: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域安全着陆。之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胜利实现了目标,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元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财政,众多的参研参建参试单位之间协同配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神舟八号”飞船上的600多项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11年,神舟系列的8艘飞船在人类太空中,留下8个扎实的脚印。
宇宙探索过程 |
发射目的 |
神舟一号 |
样品: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
神舟二号 |
成型:在飞船上进行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各项实验 |
神舟三号 |
载人:搭载模拟人 |
神舟七号 |
出舱:进行出舱活动实验,掌握出舱技术 |
神舟八号 |
天吻:进行交会对接试验 |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对我国宇宙探索历程简要分析。
(3)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经济意义.(10分)
材料一:2011年9月,公安部首破地沟油大案。地沟油事件频发,一是由于某些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唯利是图,缺乏社会责任感,置法律、道德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二是少数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有力打击;三是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至今未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全面、有效宣传。
在“决不可有丝毫动摇”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下,在“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的目标下,近期多地新楼盘大幅降价促销,引发部分已购房业主的不满。一些要求“补偿”甚至“退房”的老业主,因诉求未达,选择了打砸售楼处等过激行为泄愤。这种因降价引发的“退房潮”,在网上一度还被贴上“房闹”标签。
面对房价波动不可避免的情势,购房者、开发商、政府应如何理性对待“降价退房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