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关键词成为一个缩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依法治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达十余次,“法治”一词出现达五十余次。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当下,“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常态”下,就业和收入成为新的风向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创新世纪以来新高,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2)请谈谈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传统家风】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
(3)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将“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后,“丝路”沿途欧亚国家将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新蓝图,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中国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人文资源开发、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2)“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请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息引擎,世界经济稳定的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与改革创新。着眼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二: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他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一、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 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家庭养老负担加剧。2020 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
材料二:2014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营资本投资养老业;建立健全养老企业的信用信息规范采集、查询和征信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养老业投资发展意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