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广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在我国“东糖西移”格局中,广西是广东省甘蔗种植和制糖业的主要承接区,其比较优势在于
A.地形平坦,劳动力丰富 | B.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
C.热量丰富,技术先进 | D.土地廉价,用工成本低 |
为推动珠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省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A.西电东送 | B.水土保持 |
C.航道建设 | D.劳务输出 |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 B.丙→乙→丁→甲 |
C.甲→乙→丙→丁 | D.丙→乙→甲→丁 |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的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国内移民
③人口政策的实施 ④资源十分匮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 D.青藏地区 |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生态用水紧张 |
C.森林面积锐减 | D.土地荒漠化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该季节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大、结冰期长 | B.含沙量大、流速快 |
C.从东南流向西北 | D.流量稳定、无结冰 |
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水量丰富②交通便利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④夜间晴朗、气温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A.a<c |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
C.d>e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