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可用于描述人体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
(1)若此图用于表示肺循环,当A为肺、B为心脏时,则血管①中的血液为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若此图用于表示肺通气的过程,当A表示空气、B为肺泡时,则①(吸气)和②(呼气)是通过完成的。
(3)若此图用于表示红细胞运载氧气的过程,当A表示血浆、B为红细胞时,经过①过程后的氧气大多会与红细胞中的结合在一起。
(4)若A为肾脏内所有血管组成的血管网,B为肾小囊、肾小管组成的运输原尿、尿液的管道网,当①为滤过作用时,则②为作用。
(5)若A为神经系统,B为甲状腺,当①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时,则②可表示调节过程。
从一个细胞到七年级学生的我,让我们看看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请据图回答。
(1)这个细胞叫,它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在母亲的[ ]结合产生的。
(2)到出生前,我生活在妈妈的[ ]里。通过和脐带从妈妈那里获得营养。母亲的辛苦开始于我还是一个细胞时,所以我感激妈妈。
(3)正处于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与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关系。我正在长大,我要努力学习。
鹦鹉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宠物鸟, 其艳丽的羽毛颜色一直是人们繁殖培育的重点。羽毛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现有几只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黄色鹦鹉和几只基因组成相同的雌雄绿色鹦鹉,进行羽毛颜色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格。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
亲代配对 |
后代数目(只) |
|
绿色 |
黄色 |
||
甲 |
绿色×绿色 |
11 |
0 |
乙 |
黄色×绿色 |
0 |
12 |
丙 |
黄色×黄色 |
? |
? |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鹦鹉羽毛的色是显性性状, 根据已提供的鹦鹉后代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组。
(2)乙组后代的基因组成是 。
(3)丙组是用乙组的后代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丙组共繁殖1 6只鹦鹉,则理论上有绿色鹦鹉只。
(4)若想利用甲乙丙三组的后代作为实验材料, 为获得更多的黄色鹦鹉,应选择 ________进行杂交。
下图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e、f分别代表人体内的物质。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a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组织细胞中,a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主要用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c进出肺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地得到更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医生在检查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若发现有较多的a,则患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分泌不足。
(5)炎热的夏季,人的饮水量增加,但排尿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比冬天还少,原因是部分水以____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2013年秋冬以来,随着“雾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
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而分布到全身。
(2)2013年11月济宁市20多名志愿者对市内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
地点 |
时间 |
PM2.5值 |
1.火车站进站口 |
14:25 |
518(约37ug/m3) |
2.新世纪广场 |
14:16 |
326(约23ug/m3) |
3.步行街街口 |
14:10 |
631(约45ug/m3) |
A.1、2、3 B.3、2、1C.2、1、3 D.2、3、1
(3)通过上述数据你能提出市内减少“雾霾”的合理化建议吗?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2)图一的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