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取色素时需使用95%的乙醇 |
| B.含量最多的叶绿素a呈现黄绿色 |
| C.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 |
| D.研磨时若不加入碳酸钙得到的色素带可能只有两条 |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康人在冬季时机体产热多于散热 |
| B.植物激素都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
| C.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
| D.血浆中的缓冲液可以维持其pH值相对稳定 |
某小组为探究食物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第1组: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下图曲线1所示。第2组: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6所示。第3组: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第1组少。
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1组实验中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ml |
| B.第2组实验中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3所示,第3组实验中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4或5所示 |
| C.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4和5代表的类似 |
| D.在玻璃容器中放养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后,小草履虫数量增加,大草履虫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2和6代表类似。 |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表示含有,“-”表示不含
有)。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10g |
K2HPO4 4g |
FeSO4 0.5g |
蔗糖 10g |
(NH4)2SO4 0.4g |
H2O 100mL |
MgSO4 9.25g |
CaC12[来源:Z*xx*k.Com] 0.5g |
|
| I |
+ |
+ |
+ |
+ |
- |
+ |
+ |
+ |
| II |
+ |
+ |
+ |
- |
+ |
+ |
+ |
+ |
| III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 |
| 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
| C.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 |
|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 |
下列有关酶及其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
| B.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
C.一种限制性酶可切割 出RNA片段;人体内的酶可从食物获得或体内转化而来 |
| D.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胰蛋白酶能使离体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儿感染手足口病毒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该病毒 |
| B.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
| C.注射甲型H1N1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对甲型H1Nl病毒有终生免疫作用 |
| D.注射狂犬疫苗后,若遇到狂犬咬伤而感染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就能直接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