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动筒尝于国学
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        (2)动筒问曰(      )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或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据何文知之

A.可为师矣 B.徐喷
C.丛草为林 D.士不可不弘毅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请从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秋水至(  )不牛马(    )
始旋其面目()伯夷之义()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野语有曰疾困恐死,见鬼 B.顺流东行执策临之
C.河伯始旋面目真无马邪 D.万钟我何加焉苛政猛虎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汉武帝乳母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世说新语》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尝⑵去⑶谓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
在东方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古诗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涉猎⑵孰⑶及⑷更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本文结尾处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甲】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节选自《韩诗外传》)
【乙】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伯瑜有()(2)得免害()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见人一把未熟稻()(2)执而之()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