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由若干节干电池组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5Ω 3A”字样,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可能为“1.5V”、“2.2V”或“3.8V”.
(1)小明连接电路并将滑片移到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较暗,电流表示数如图(a)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图(b)是小明实验时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
(2)经过思考,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小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V,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W。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kg/m3。
⑷实验中,由于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弹簧测力计,小华进行了如下操作,间接测出小矿石的密度,请你把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
表示)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记录小矿石的重为G
B.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小矿石,将小矿石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记录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根据以上记录,写出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 (填:钢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⑵ 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⑶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该实验还能用以上方法得出结论吗?
(请简述理由)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表所给的实验仪器图或实验装置图,把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 |
![]() |
![]() |
|
| 仪器或 实验名称 |
天平 |
弹簧测力计 |
④ |
| 测量的 物理量 |
质量 |
② |
大气压的大小 |
| 原理 |
等臂杠杆的平衡原理 |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外界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
| 图中示数 |
① |
③ |
⑤大气压p=cm汞柱 |
小明在学习浮力知识时,一次实验中小明发现把一个铁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已调好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放入烧杯里的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于是小明认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随物体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莹经过实验研究后对他说,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电阻大约为10欧,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伏。
(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某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的亮度很暗且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测量,其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5)完成实验后,该组同学又找来了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代替小灯泡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该组同学做完第2次实验后,用15Ω的电阻代替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完成第三次实验。
| 次数 |
1 |
2 |
3 |
| 电阻 |
5 |
10 |
15 |
| 电流 |
0.6 |
0.3 |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