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国氢弹之父,89岁高龄的于敏,报国心皎洁,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材料二: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途径,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让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2014年9月1日,我市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1)材料一中于敏做法体现了“爱国、敬业”,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哪一个层面所倡导的内容。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青少年应做怎样的努力?
材料一:除夕之夜,小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深有触感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听广播。”爸爸接着说:“我年轻的时候要跑到几里之外才能看一场电影。”小强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奶奶兴奋的插话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
材料二:某校九年级学生利用暑假对当地居民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事:买房难——房价太高,许多低收入者知能望“房”兴叹。(出行难)看病难——要价高,医疗保障本质不健全,许多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就业难——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请在举三例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一说明取得成就的原因。(三个方面即可)
(4)解决材料二中这些“难事”的最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感悟践行
上海地铁“9.27”事故调查组10月6日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直接原因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确定位故障区间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路线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列车追尾。“责任”的警钟再一次敲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个人都应有责任感?
(2)请说说青少年应如何把自己培养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材料:郭明义,一名普通的矿山公路管理员,被人民群众誉为“雷锋传人”、“爱心使者”。下面让我们走进郭明义,了解他的事迹,聆听他的心声。
“数”说郭明义:10多年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是一贫如洗;15年来,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步行到单位,还经常加班,累计义务献工15000多个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20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
“话”说郭明义:记者问:你把爱心都献出去了,你又获得了什么?
郭明义答:我有献血证、汇款单据、感谢信,这是我一生的财富。看着它们,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1)从郭明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在献爱心的过程中,郭明义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
(3)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要努力做到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材料一:观察漫画《就这个看得清楚》
材料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些同学和“三个和尚”一样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蕴含的道理。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集体呢?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科学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材料二:“入园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人民收入增长较慢等一系列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要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获得更有尊严,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