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简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隋朝的灭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哪个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并派了什么人到中国?
(2)这个国家受唐朝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玄宗时,有一位大师先后六次东渡到这个国家,他是谁? 他在这个国家设计的一座寺庙至今仍被视为艺术明珠,是什么?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上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品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现象的原因。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之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1) 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这种制度的优点。
【经济篇】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2) 下图中的货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时哪个朝代?统一全国货币有什么作用?

(3) 下图所示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他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技术篇】
(4)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请写出隋唐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民族篇】
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5)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材料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除了材料中的这位公主外,唐朝还将哪位公主嫁到吐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做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在他统治时期被重用的大臣有哪些?
(4)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写出他统治时期与各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综合实践题
材料一:“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意思是: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是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出神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时,作为人民的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应该精简,让人民静养可以。
——《贞观政要》
材料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胡锦涛
(1)材料一中的《贞观政要》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的为政情况?
(2)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列举这位皇帝的三项治国措施。
(4)比较两则材料,不同历史时期的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共识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