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 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推动白银货币化 |
| 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 B.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
|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 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
|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
|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
|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 A.治之经,礼与刑 |
|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
|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
| A.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
|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
| C.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
| D.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