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明中叶民间文化取代官方文化而成为明文化的主体。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文人画的兴起 | B.杂剧散曲的兴盛 |
| C.古典小说的繁盛 | D.京剧的形成 |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
|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
| 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
|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节目,颇受好评。传统观念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
|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
|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
|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
下图是我市某同学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的曲线图。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
| A.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
|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 C.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