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知雅典公民
A.消极行使民主权利 | B.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
C.可能滥用民主权力 | D.积极防止权力集中 |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 市民文学兴盛③ 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C.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D.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由此可知()
A.社会契约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订立的 |
B.订立社会契约就能够实现人民主权 |
C.社会契约体现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D.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他想强调的是()
A.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 |
B.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 |
C.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 |
D.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