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150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 省份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北京 |
河北 |
湖北 |
山西 |
江西 |
云南 |
内蒙古 |
| 项目数 |
24 |
11 |
22 |
3 |
8 |
6 |
6 |
3 |
5 |
5 |
A.片面发展东北地区
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指
| A.1949年10月~1952年底 |
| B.1952年底~1956年 |
| C.1953~1956年 |
| D.1949年10月~1956年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
|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
| B.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 C.三大改造 |
| D.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内容的是
| 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
| B.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
| C.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
| D.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其相同点是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
|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
|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
|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全面滑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 |
| B.与美国大搞军备竞赛 |
| C.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 |
| D.勃列日涅夫政府趋于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