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 生 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所称大人先生②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注]① 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 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以弗类己,诮之诮:担忧 |
B.陈腾凤来校士校:考评 |
C.尽焚其素所读书素:平时 |
D.卒轨于正轨:遵循,依照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 )
① 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 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 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 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 贾生浩歌不辍 ⑥ 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潜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
(2) 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
(3)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教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汜,益虚心。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祚,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矫:假造,伪造 |
B.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易:轻视 |
C.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单:通“殚”,竭尽 |
D.后世殆难继矣!殆:危险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②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
B.①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
C.①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①纵吾欲归,其得至乎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钟繇处事有远见的一组是
①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
②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
③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
④纵吾欲归,其得至乎?
⑤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
⑥乃一代之伟人,后世殆难继矣!
A.②③⑥ | B.①②④ | C.③④⑤ | D.①⑤⑥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傅恆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谓陕西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编修。
后出知镇安府。粤民输穀常社仓,用竹筐,以权代概①。有司因购马济滇军,别置大筐敛穀,后遂不革,民苦之。翼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民由是感激,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先是镇民付奉入云南土富州为奸,捕获百馀人,付奉顾逸去,前守以是罢官。已而付奉死,验其尸良是。总督李侍尧疑其为前守道地,翼申辨,总督怒,劾之。適朝廷用兵缅甸,命翼赴军赞画,乃追劾疏还。傅恆既至滇,经略兵事,议以大兵渡戛鸠江,别遣偏师从普洱进。翼谓普洱距戛鸠江四千馀里,不如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如其策入告。其后戛鸠兵遭瘴多疾病,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卒以蕆事②。寻调守广州,擢贵西兵备道。以广州谳狱旧案降级,遂乞归,不复出。五十二年,林爽文反台湾,侍尧赴闽治军,邀翼与俱。时总兵柴大纪城守半载,以易子析骸入告。帝意动,谕大纪以兵护民内渡。侍尧以询翼,翼曰:“总兵欲内渡久矣,惮国法故不敢。今一弃城,则鹿耳门为贼有,全台休矣!即大兵至,无路可入。宜封还此旨。”侍尧悟,从之,明日接追还前旨之谕,侍尧膺殊赏;而大将军福康安续至,遂得由鹿耳门进兵破贼,皆翼计也。事平,辞归,以著述自娱。尤邃史学,著廿二史劄记、皇朝武功纪盛、陔馀丛考、檐曝杂记、瓯北诗集。嘉庆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而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用。所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为,亦其才优也。
(选自《清史稿•赵翼传》)
【注】①权:用称秤量;概:用概板刮平。②蒇(chǎn)事:事情已办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羡去羡:盈余。 |
B.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完:完善。 |
C.以易子析骸人告易:交换。 |
D.而翼有经世之略经:治理。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赵翼文才武略的一组是()
①翼听民用旧筐,自权②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
③惮国法故不敢④宜封还此旨
⑤重宴鹿鸣⑥尤邃史学
A.①③④ | B.②④⑥ | C.②⑤⑥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翼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受到大学士傅恒的器重,在殿试录取时本应该以头名中选, 但因皇帝照顾陕西而把他改为第三。 |
B.在针对粤地百姓交谷物的问题上,赵翼施惠于百姓,令百姓感激,在赵翼路过他们 的村子时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村落。 |
C.在对台用兵上,赵翼向李侍尧建议不能让柴大纪弃城,并封还皇帝让柴大纪以兵 护民内渡的圣旨,为后来破贼立下功劳。 |
D.赵翼请求退休后,以著述而自得其乐,在诗歌创作上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优 |
异的才能还是被当时的人充分认可。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1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文言文阅读
Ⅰ.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9.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10.材料二中所讲的是 和 的关系。孔子从“宰予昼寝”
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泅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日:“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日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营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于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冀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谋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则火,敌惊扰奔窜,生擒鸟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嘉定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招抚司克日进兵克:严格限定(日期) |
B.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旋:不久,很快 |
C.会倪以书抵孝庆会:恰巧 |
D.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间:秘密地,暗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 |
B.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 |
C.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
D.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于灵壁北门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代名将毕再遇,不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更是果敢骁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
B.在攻打泗州时,毕再遇巧用计谋,“声西击东”,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东城,西城则不战而克。 |
C.毕再遇觉得自己的任务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灵壁南门,会被郭倪认为是不按预定线路行军,违背军令。 |
D.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毕再遇火烧敌人的粮车,断其给养,这一计策很像《三国演义》中曹操夜袭乌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