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给带线的字注音。
(1)少习骑() (2)溯黄河() (3)数建奇功()
2.解释带线的字。
(1)长而益精( ) (2)皆次当行( )
(3)易男装( ) (4)凡十有二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达主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的意思。
(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选择带线字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伯牙鼓琴
①乐器( ) ②弹奏( ) ③发动( )
(2)洋洋乎若江河
①如果( ) ②好像( ) ③你( )
(3)志在流水
①志向( ) ②记住( ) ③记号( )
(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①足够( ) ②值得( ) ③脚( )
2.解释带线字的意思。
(1)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
(2)巍巍乎若泰山( )
(3)少选之间( )
(4)洋洋乎若江河( )
(5)伯牙破琴绝弦(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动词写出了伯牙___________的心情。
5.现在,人们常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hāng cāng)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 sú)为汝多知乎!”
注释:①盂:古代的圆口器皿。②汤:热水。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如车盖泪如泉涌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两小儿辩日
有口才( )辩论( )
(2)日始出时去人近
距离( )失去( )
4.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