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
| 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 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 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 |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
|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 |
|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
|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 |
| 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 =Ca2++H2O+CO2 ↑ |
| C.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Cl-+ClO- |
| D.NaHCO3溶液中加入盐酸:H++HCO3-= CO2↑+H2O |
实验室里也可以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氯气:KClO3+6HCl(浓)
KCl+3H2O+3Cl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中的氯元素被氧化 |
| B.每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
| C.还原剂是HCl |
| D.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足量的两份铝粉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1,则盐酸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3 | B.3:1 | C.1:2 | D.1:1 |
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红色消失 |
| B.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
| C.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 |
| D.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