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Y染色体上有编码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即SRY基因。该基因可引导原始性腺细胞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如图为甲、乙、丙、丁一家四口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B、b表示控制色盲性状的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性别趋向为     (填男性或女性)。丁产生的原因是      (填甲或乙)产生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2)有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Y,但其性别却表现为女性,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若甲、乙没有白化病,他们的双亲也没有白化病,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弟弟,则他们再生一个既患白化又患色盲的小孩的概率是    。他们生的女孩中正常的概率为    (减数分裂正常,均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  ,你的具体改进是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
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见示意图(二)。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3)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三)补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有关胚芽鞘尖端处理的方法,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 导致甲的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结构。
(3)若测定该区域1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
放回到森林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2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区域内野
兔的种群密度为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脏的___________分解;同时________(激素名称)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线,请分析后并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
(1)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同一环境中一起培养,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种群与乙种群的关系是______。
(2)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甲种群,进一步对该种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乙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在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减小其_实现。
(3)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甲生物在三个不同水域的三个种群,可知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① 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___所示类型。
③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所示类型。

分析下面有关对生长素的科学探究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
假设:生长素能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右图所见根部正在生长,从区哉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的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
(ppm)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0
12.0
10-3
12.3
10-4
128
10-3
12.3
10-2
11.2
10-1
10.6


(1)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2)上述表中数据,(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
(3)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深度为10-5ppm和10-3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你如何确定该浓度是10-5ppm还是10-3ppm简要描述你的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