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许多欧洲思想家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科举制是建立民主和平等制度的前提
C.个人才能是科举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D.中国古代的民主和平等远超过欧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元代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一艘运载精美瓷器的商船正要起航,商家对其中一种新品瓷器外销行情甚是忐忑,请问这里所说“新品瓷器”有可能是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1964年第18届)和世博会(1970年)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B.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日本的国际地位、威望的迅速提高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