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北美)那一大片殖民地领土之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 ‘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这里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方面的首创主要表现为( )
| A.政党制度的建立 | B.权力分割制约 |
| C.国会分成两院 | D.确立共和政体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
|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
|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 A.董仲舒《春秋繁露》 |
| B.顾炎武《日知录》 |
|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
|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
|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
|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
温家宝总理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见下图),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 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 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
|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 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
| 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