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
A.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 |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
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 D.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 |
1962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儿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2014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
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问题 |
D.环境问题始于英国 |
1814年11月29日,《泰晤士报》社长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对此,四位同学发表如下意见,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这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该发明有助于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法国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该发明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该是( )
A.蒸汽轮船 | B.电报 | C.望远镜 | D.飞机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的确立 |
B.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的提出 |
D.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卓别林的意思是
A.人们更加热衷于观赏艺术表演 |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所熟知的常理 |
C.经典力学理论通俗易懂而且较常见 |
D.科学家不如艺术家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