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ATP分子水解可以生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
B.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产生ATP |
C.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平均每摩尔葡萄糖生成的ATP量与安静时相等 |
D.在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植物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产生的ATP量可能相等 |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为该植物处于25 ℃环境中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C.若将温度从25 ℃提高到30 ℃,a点上移,d点下移 |
D.c点时该植物O2的产生量为V1+V2 |
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
①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 ②未加CaCO3③未加SiO2
④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 ⑤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
C.[H]+O2→H2O,线粒体内膜 |
D.H2O→O2+[H],类囊体薄膜 |
如图为某实验装置图,锥形瓶内装有水草和适宜浓度的NaCO3/NaHCO3溶液。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A.升高、升高 | B.升高、降低 |
C.降低、升高 | D.降低、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