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叙述不正确是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Ⅰ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Ⅱ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Ⅲ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Ⅳ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A.Ⅱ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低、气孔相对开放程度小
B.将Ⅰ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酒精
C.将Ⅳ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将降低
D.与Ⅲ相比,Ⅳ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
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A.c→d段(X),b→c段(Y) | B.d→e段(X),d→e段(Y) |
C.d→e段(Y),c→d段(X) | D.b→c段(Y),b→c段(X) |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
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
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
D.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代谢途径,对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 |
B.过程②需要ATP,过程①③④产生ATP |
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①②都会减弱 |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 |
如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 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
C.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只有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
D.如A选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