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9分)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  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                 
(4)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输入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A
900
200
590
B
100
15
64
C
15
2
13
D
18
6
10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A、B、C 3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②向A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C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问:
(1)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缸,最先长出四肢的是缸。
(2)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作用。
(3)如果C缸的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缸,原因是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实验原理:。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照片。
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 3个洁净的培养瓶,分别放入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C瓶中加入,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用处理。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滴加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为清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寻找处于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5%,
Qc=0.1%,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
②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作用,C瓶的Q值说明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的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每空1分,共15分)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是

(2)获取Bt毒蛋白基因的方法一般有等.
(3)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的特点。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
(4)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的方法很多,在该题中涉及到的方法是
(5)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其核心是,这需要酶。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等。
(6)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若从个体水平来怎样检测?

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6分)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lO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可以看到
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吸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1)过程③和④分别表
(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需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
(3)从育种角度看,植物组织培养与有性生殖相比,优势主要有(列举2条):
——————————————————————————————————————————————————————————————————————————————————————————————————————————————————————————————————————————————————————————————————————————————
(4)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

(5)若将兰花的茎尖细胞换成兰花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形成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称为,其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