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与探究:
(1)在下表1~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馒头块、馒头碎屑,在此基础上,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表格中的内容:
瓶号 |
加入清水 |
加入唾液 |
是否搅拌 |
处理温度 |
冷却后加碘 |
1.馒头碎屑 |
0 |
2毫升 |
是 |
37℃ |
2滴 |
2.馒头块 |
① |
② |
⑤ |
37℃ |
2滴 |
3.馒头碎屑 |
③ |
④ |
是 |
⑥ |
2滴 |
(2)实验装置放在37℃温水中处理的理由 ;放置时间为 分钟最合适。
(3)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试验:
(1)1号瓶与2、3、4号瓶都只有___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______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试验:
(1)1号瓶与2、3、4号瓶都只有___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______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A.刺激革履虫 | B.给草履虫供氧 |
C.连通两个液滴 | D.杀死草履虫 |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________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_______刺激。
在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后,同学们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对话,请分析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丁: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我认为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1)四位同学的对话,可以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可以作为假设的是 。
(2)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恒温培养 | B.接种 |
C.观察 |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
(3)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4)实验结果证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明显减少了.这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启示?
请回谷有关“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问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①向1号、2号试符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 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亳升淸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
(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组 。
(2)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 ; 2号试管 。(变蓝、不变蓝)
(3)为了模拟口腔温度,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罝在 °C(27℃、37℃、47℃)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4)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 (淀粉、进白质、脂肪)有消化作用。
(5)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用.,接着才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 (变蓝、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_ 活性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