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认为,孔子谈的尧舜之治,其实是指太平世的民主政治原则;而所说的文王之治,指的是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原则。在康有为看来,尧舜是否真有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的政治理念,是要达到民主政治的“太平世”。康有为的“太平世” (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
B.效仿英国的政体 |
C.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 |
D.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②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
③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④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核心作用在于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 D.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兵家 |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
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 D.道家最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