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材料内容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的和特点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实力衰退,无法维护其霸权地位
C.两极格局结束,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
D.美国与世界其他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