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过去的丞相大多平庸无能,败坏风气
C.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