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A、B两点分别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
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白《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材料三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头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2分)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与美国迅速崛起的共同条件。
共同条件: 。(4分)
材料三:1926年中国勉强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仍以传统的展品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州漆器为主……不少展品获奖,但这些奖项并不代表着褒扬和反映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各方面最新成就。“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你“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的感触。
感触: 。(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据材料一,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主要因素:
材料二: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泉州港衰落给予哪些历史反思。
历史反思: 。(4分)
材料三:2014年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主题是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
(3)请你参与筹办这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某一方案。
方案: 。(3分)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该地进行了管辖?[来
(2)从《元疆域图》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3)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材料一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二越窑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
材料三 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种工具的描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除材料二中的“青瓷”“白瓷”外,这一时期最为有名的陶瓷种类还有什么?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长安城内两个市”指什么?它们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长安,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