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经验,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马不停蹄地深入企业、乡村、农户,顶着夜色到科研院所考察、听汇报。调研中,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吹响了治国理政新号角。
结合材料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是如何带领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进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单位:亿元)

年度
政府
层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下同)
政府或有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2012年底
中央
94376.72
2835.71
21621.16
地方
96281.87
24871.29
37705.16
合计
190658.59
27707.29
59326.32
2013年6月底
中央
98219.48
2600.72
23110.84
地方
108859.17
26655.77
43393.72
合计
206988.65
29256.49
66504.56

注: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审计署于2013 年8 月至9 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5.44 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中央、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33091个乡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2013年12月30日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材料三: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 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 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分析审计机关监督政府性债务的必要性。
(3)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结合材料三,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
材料一:这是环境保护法的一次全面修订,修改和新增了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进一步明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1989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的缺陷日益突出,如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缺乏、环境执法强制力不够等。2011年该法修订正式启动。在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中,共有10394人提出14182条意见。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
(1)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环境保护法的上述修订内容如何促进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修订环境保护法,并分别说明人大和公民在该法实施中应有的作为。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说,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息引擎,世界经济稳定的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近年来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与改革创新。着眼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二: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他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材料三:在第八届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的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发展不适度不行。当然,我们所说的发展,是就业和收入增加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提高和节能环保的发展,也就是符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科学发展。”
(1)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一、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

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结构图(截至2014年9月底)

注:截至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70.37万户,同比增长13。6%;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为11. 29万户、45.3万户、208. 21万户,同比增速分别为38. 4%、35. 93%、57. 47%。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78. 63%;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 165. 73万人,增长9. 91%。
(1)请分析材料一(含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筒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为此,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接受社会监督;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清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诊订了12部相关法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优化营商环境。
(2)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