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有效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获得通过以来,不断细化深入。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行政处罚额度过轻,未能对部分违法、违规行为设定法律责任,不足以对违法者构成有效威慑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食品安全法于2014年6月23日迎来首次大修,草案主要重点在加大问责机制、建立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方面。相比较修订前,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更严,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权责要求更为明确。
材料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做好各项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我国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立法法修改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立法法的修改,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配置的知识,说明国家修改食品安全法对加强食品安全保护的必要性。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立法法的修改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理由。

材料一:科学研究显示,大量的PM2.5主要来自日常的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恶果。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应对PM2.5,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公民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2012年3月, 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改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与老标准相比,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两项污染物控制标准;二是加严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限值要求。随之相应的,对于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转要求也提高了。按照环境保护部的要求,北京市作为第一批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应政府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意见》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结合上述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体现的道理。

2012年的浙江省宁波市镇海PX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0月30日《法制日报》报道,从浙江省宁波市委获悉,总投资558亿元的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还只是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鉴于镇海当地部分群众有不同意见,市政府决定停止该项目的申报等推进工作,等完成公众对环保的听证论证以及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之后,再决定该项目是否继续推进。相关领导承诺,区委、区政府和镇海炼化将严格按照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事求是地将炼化一体化项目相关信息在本地主要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公示公告,并开展公众调查,分阶段组织召开由居民代表、行业代表和专家参加的环评听证会和认证会。
(1)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知识,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当地政府是通过哪些方式途径倾听民意的?
材料二:能源项目关系经济发展,不是是否需要建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建。在今天,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操作思路问题,是一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问题。一方面,项目建设选址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建设标准一定要安全可靠;一方面更要信息公开透明,要充分沟通解释,虚心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充分的解释沟通和科普宣传,让群众了解我们今天的技术可以解决石化项目的污染问题,以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知识,简要说明决策机关决策过程中倾听民意的意义。
材料三:从当年的10月初开始,陆续有部分村民就该项目落户后的相关环保及村庄搬迁问题到区政府信访。10月22日,湾塘等村近二百名村民,以居住点距离化工企业过近为由,集体到区政府上访,要求尽早将村庄拆迁纳入新农村改造计划。此前,区政府以不同的方式约访村民,就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几次作出说明。但是,部分村民情绪激动,甚至围堵城区的一个交通路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已紧张的路面交通秩序。经劝导,村民全部散去。
(3)假如你是该村村民,应如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
(1)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责任”和“政府权力的行使”知识,请你为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要有作为、又不能乱作为”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也日益加重。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环境污染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汽车尾气、工业化水平提高导致的环境破坏等等。面对污染源日益增多,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和管控,我们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恶劣,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则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在环境治理中有所作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