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24日,对于莱特和他的国家来说,那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四”。那天莱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购买的股票正在急剧贬值。接下来的几天更是雪上加霜,股票变成了废纸,自己又被老板解雇了…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1)这位莱特先生是哪里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929年,在莱特的国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就在这个国家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领导人民走出困境,他是谁?
(3)说出这位杰出人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从他成功经验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深化对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史的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1)根据上述材料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由哪些?
(2)材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请问这些成就又有哪些?
(3)材料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请问是在哪次会议中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的?
(4)材料中习总书记讲的“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是指什么?
(5)自建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胜利的走向未来有哪些深刻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 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 识图答题:
(3)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4)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
(5)读材料四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四
人物 |
代表作 |
文学价值或重要地位 |
①______ |
《兰亭序》 |
天下第一行书 |
杜甫 |
三吏、三别 |
②________ |
张择端 |
③___________ |
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
曹雪芹 |
④___________ |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6)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美国的崛起之路,引发世人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危机与抉择】面对殖民压迫、制度冲突和经济危机,美国做出了正确抉择:
(1)图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签署什么文件的场景?
(2)图二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位著名的总统,他是谁?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图三这位总统就任时,美国正面临着一场危机,但他仍然面露自信与微笑。他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度过危机的?
【科技与发展】
(4)美国的崛起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写出美国在前两次次科技革命中各一项科技成果。
【思考与启示】
(5)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最能体现这场“战争”残酷性的是哪一场战役?这场战争之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1941年6年,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斯大林号召: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
(2)写出材料二的战争中为“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所进行的战役一例。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文件,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材料三中“签署的文件”指什么?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材料四
(4)来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由之前的敌人变成会场上的伙伴?照片是三位领导人在哪次会议的记录?决定会后成立哪一国际组织?
材料五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5)材料五表达了联合国怎样的意愿?
(6)结合本题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
(1)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对两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一 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2)材料一中的“错误”指什么?为改正这一“错误”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3)使“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领导人是谁?其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对以上国家改革的探究,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