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点是( )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 |
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 |
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
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
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
学者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地心说与日心说 | B.相对论与量子论 |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 D.神创说与进化论 |
沃勒斯坦尔指出:“热那亚从13世纪开始就有夺取印度贸易的欲望,最终,热那亚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了威尼斯人的垄断…… ”可见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
A.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结果 |
C.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 D.急需传播基督文明的结果 |
《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来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它的出现
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 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 |
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 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 |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