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历史上很多的探路者,在开路的同时也在开创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情境一
高原马帮——幽幽古茶道

材料二    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有官茶、在商茶,皆贮边易马……设茶马司于、秦、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桑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
——《明史·食货·茶法》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往于云南丽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沿途大小商号多达成1200余家,大多数人家都投身于古道运输或从事与茶马古道相关的产业,贸易物资增加了从印度转运来的英国和美国的香烟、卡其布、毛呢、手表、煤油,以及各种日用百货,由拉萨到印度则出口大量羊毛、云南丽江、四川康定和西藏昌都这样一些城镇也纷纷在茶马古道上兴起了。
——摘编自CCTV《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
情境二 远洋帆影——浩浩新航路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后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解说词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依托情境一、二,以两条路的共同之处为切入点,请你以“            之路”为题,论述商路开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商业团体。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
1624年,入侵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材料二由于长期的农耕习惯和封建统治,中国人普遍重土轻迁,一村一乡一县的人,相互间世代为邻,姻亲互联。一地域的人生活习惯类似,使用同一方言,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文化圈子……明清商人(外出经商时)就借助血缘和地缘关系结成团伙……采取统一行动,排挤(当地不同籍贯的)同行,牟取垄断地位。
——《会馆与客家商帮》
材料三在华外商商会于19世纪中叶产生,但国人对这种组织模式的认识,却是在1895年后才逐渐形成的。1897年张謇作《商会议》,提出设商会“仿德国、日本章程,由各省总会会同督、抚……补商力初办之不足”。康有为在1898年《条陈商务折》指出:“英之得美洲、澳洲,荷兰之得南洋,皆以商会之故”,成立商会“富国可望成效”。1904年清廷颁布了《禀定商会简明章程》作为各地成立商会的法律依据,规定商会“保商利,有联络无倾轧……成为重商之脉络”。上海商务总会首先成立,规定“凡在上海经商者”,包括总部在外地但“有分支驻沪者,得入本会”。1907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全国85个商会派代表参加。商定“成一中国商法,庶足以资保护”。后来完成了《公司法》和《商法总则》的草案,为清朝采纳。
——摘编自《中国商会制度的创立》《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近代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公司衰亡的外部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商帮形成的原因。
(3)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商会成立的背景,并依据材料归纳商会在近代历史中起到的作用。
(4)依据相关材料,从组成和目的两个方面比较明清商帮与近代中国商会的不同。

近代历史中,民主成为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提出“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1871年明治政府建立了由官方指派议员组成的立法议事机构,到70年代中后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日本出现了要求开国会、制宪法的自由民权运动,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参加,各地建立了200多个民权团体,由集体或个人起草的日本宪法草案多达数十种。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1881年政府颁布了在1890年开设民选议院以及制定宪法的诏书,并派伊藤博文前往欧洲考察。1889年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请回答:
(1)近代民主政治中,代议制是民主的基本框架,法治、分权和竞争机制是民主的重要保障,请论述17——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建立并完善民主制度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等沿海口岸出现了少量的国人自办报纸,但欧美报刊在民众心目中拥有很大的权威,中国报刊“多侈陈海外奇谈,以博阅者莞尔(指微笑)”,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第一代报人大都由传统士人转变而来,思想陈腐。1895年后,从上海到太原、重庆等地,国人自办报刊70多种,其中维新派创办的就有48种。出现了政论、娱乐、商业等多种报刊, 社会效应也非同凡响。如《时务报》被誉为“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从1911年底,报界进入了黄金时代,孙中山下令减免邮费、电报费,大大降低了报业成本。全国各地报纸增至500多家,鼓吹发展实业的经济报刊、发展教育的教育报刊、要求妇女参政的妇女报刊和政党报刊大量出版。这一时期的报人被誉为“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
——摘编自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
请回答: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孔子与柏拉图虽然生活在地球的两端,但都处于社会秩序混乱的时代,并都试图解决现实的政治问题。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倡导统治者为政以德,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他主张“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学而优则仕”。柏拉图认为善的国家必有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道德存在,他设想国家由生产者、卫国者和护国者组成,三个等级各守其位,恪尽职守。国王由哲学王担任,依靠他的统治教化,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
请回答:
依据材料比较二人政治设想中的相同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主题:新兴力量崛起

卡片三:

请回答:
(1)请把卡片一中A、B 两处补充完整。(4分)
(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8分)
(3)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