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 “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 A.高压系统 | B.低压系统 |
| C.冷锋 | D.暖锋 |
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 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 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 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 |
| B.从④到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
| C.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
| D.公转一周360°为1个回归年 |
2015年7月25日,广东第十四届省运会在美丽的湛江市隆重开幕。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 A.①②点之间 | B.②③点之间 |
| C.③④点之间 | D.④①点之间 |
当地球公转运行到④点附近时
| A.公转速度较快 | B.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
| C.北半球正值春季 | D.南半球正值秋季 |
回答各题。关于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说法正确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 |
|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
|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
|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 |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重庆某人在某地静止不动,他从第一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到第二天见到太阳在正南天空的时间间隔是
| A.23小时56分4秒 | B.大于24小时 |
| C.一个太阳日 | D.一个恒星日 |
关于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说法错误的是
| A.昼夜长短相同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 C.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 D.地方时相同 |
在我国古代,已有对太阳活动的记载。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 B.日珥 | C.太阳风 | D.黑子 |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动周期为10年 |
|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 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
|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 |
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无线电短波突然衰减 | B.南北极出现美丽的极光 |
| C.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的异常 |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 B.强烈的太阳风 |
| 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 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
|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
|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
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 B.变为炎热的“火球” |
| C.大气层将会消失 | D.公转方向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