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
I1 |
I2 |
I3[来源:] |
I4 |
…… |
R |
740 |
1500 |
7700 |
10500 |
……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是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A.2CuO![]() |
B.2NaCl(熔融)![]() |
C.2MgCl2(熔融)![]() |
D.Fe2O3+3CO![]() |
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类别组合 |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A |
NO2 |
CuO |
H2SO4 |
NH3·H2O |
Na2S |
B |
CO2 |
Na2O |
CH3COOH |
NaOH |
NaHCO3 |
C |
SO2 |
Al2O3 |
HCl |
KOH |
NaCl |
D |
SO3 |
CaO |
HNO3 |
Na2CO3 |
CaCO3 |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g)、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减小;②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 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为浑浊。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蒸气,可能含有H2、CO |
B.一定含有H2O蒸气、CO,可能含有CO2、H2 |
C.一定含有CO2、CO,可能含有H2O蒸气、H2 |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蒸气、CO2中的1种或2种 |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 NO |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
C.操作Ⅱ应是洗涤 |
D.铜的质量分数为:![]() |
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已知: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1,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
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C.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 |
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