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案例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月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高院二审。在今年2月18日的一审庭审时,林森浩表示,黄洋曾戏称欲在即将到来的愚人节“整人”,便产生整黄洋的念头,并由此实施投毒行为。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林森浩随后上诉,在诉状中否认故意杀害被害人黄洋。
(1)被告人林森浩的行为侵害了黄洋的哪项权利?
(2)林森浩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属于哪类性质的违法行为?
(3)从此案例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依法行使监督权 遵守法律程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小明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小明把吃剩了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小明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小明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小明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她喜欢吃的蛋糕和水果。晚上,他就前两天的社会调查中了解到“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请你就小明的错误行为,给他说几句话。

材料一:我国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公民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材料二:一中学生张某受到李某的非法侵害,本应协助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此事,但他却纠集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张某因“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一受聘于某外国商社的高级工程师,在外商提出为其子担保出国留学的诱惑下,主动为外商提供我国的机密信息资料,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作了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一系列关键举措,努力打造百姓生活的新面貌。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材料和我们能感受到的许多实惠能告诉我们什么?
(2)在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大致有哪些?(答三个)
(3)我们应如何行使这些权利?

(共12分)某校曾对中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能自理
调查结果
不能自理
早晨能否按时起床,不需要父母叫醒
18%
82%
是否整理自己的床铺,打扫室内卫生
36%
64%
自己是否会做饭,并主动洗碗
9%
91%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19%
81%
做作业,复习功课,用不用父母督促
53%
47%

(1)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请你从调查结果来推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3)怎样才能改变中学生自理自立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姚明这位大家熟悉并为我们同学所崇拜的篮球巨星,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超群的技术得到了世界人们的赞许。在他的人生格言中有他经常说的这样一句话“我能行”,凭借这样的自信,他战胜了无数次比赛和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最终走向成功。(本题共12分)
(1)姚明的“我能行”体现一种什么品质?
(2)它的含义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3)中学生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心理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