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硝酸盐晶体,其化学式为R(NO3)x·y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42。 取1.21 g该晶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将此溶液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有0.01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溶液中金属全部析出。经称量阴极增重0.32g。求:
(1)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x、y。
(2)电解后溶液的pH(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缓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B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小至最小,为原体积的。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
(1)①已知当活塞移至C处时,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此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多少升?容器甲中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是多少?
②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B处,则a值必小于0.01。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变干燥管中Na2O2的量,可通过调节甲容器的温度及通入CO2的量,使活塞发生从B到C,又从C到B的移动。则Na2O2的质量最小值应大于______________g。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N(g)2E(g)
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M和1 mol 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多少?
对于CO(g)+H2O(g)CO2(g)+H2(g),起始时只有CO、H2O(g)且浓度都是4 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1 mol·L-1;将H2O(g)的浓度提高到3 mol·L-1,平衡时CO的浓度为0.53 mol ·L-1。求:两次平衡时CO、H2O的转化率和CO2在平衡混合物中百分含量。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B22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经测得平衡时:c(A2)="0.5" mol·L-1,c(B2)="0.1" mol·L-1,c(C)="1.6" mol·L-1,若A2,B2,C的起始浓度分别用a mol·L-1,b mol·L-1,c mol·L-1表示,要维持相同的平衡状态,请计算后完成下列问题: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
(2)计算a的取值范围。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min 反应温度/℃ 实验 |
1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1)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v(A)=_________。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 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__(填“>”“=”或“<”) 1.0 mol·L-1。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